如何成立境外公司與操作OBU?
評估瞭解境外公司與OBU帳戶的利弊得失,讓企業營運更靈活
境外公司是用來避稅的工具嗎?什麼樣的情況下該成立境外公司?
許多台灣企業在發展海外市場時,通常不會直接在目標國家成立公司,而是透過第三方國家,如英屬維京群島、英屬開曼群島、薩摩亞等,在這些區域設立境外公司,因為境外公司擁有免稅優惠、股東資料隱密性、營業項目較廣大、申報手續方便、法規便利等好處,再加上結合OBU(Offshore Banking Unit,也可稱為境外金融中心,或俗稱的境外銀行戶頭)帳戶優勢,得以讓企業財務的運用更為靈活,也為許多企業帶來營運上的幫助,也因此成立境外公司是許多台灣企業發展過程的一大選項,但如何成立境外公司?如何選擇設立的地點?如何運作?境外公司如何結合OBU操作?CRS法規又與境外公司有何關係?是否會有稅務風險?
操作境外公司有風險嗎?
無論是有意或無意,操作境外公司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知道自己正在違法使用!這是操作境外公司最大的風險來源,濫用或誤用境外公司與OBU帳戶,除操作者本身容易陷入難以預料的稅賦風險外,更將導致租稅公平失衡、國家稅賦短收,但操作者本身可能未必瞭解違法的原因為何,尤有甚者,當操作者未能掌握法令最新修正狀況的話,曝險的風險勢必將大大提升。
實際案例剖析,境外公司與OBU操作分析實務班
為了避免上述風險,天地人文創旗下天地人學堂開設了「境外公司與OBU操作分析實務班」,在此課程中,您將能學會:
-境外公司各項可達效益說明,以及可達效益的稅賦風險比較。
-瞭解多個境外地區賦稅資訊,以及哪些境外地區實際上是要在當地繳稅。
-提供台灣與中國反避稅的法令解析,協助操作者重新審視操作模式,並分析關鍵風險。
-協助操作者評估使用境外公司與OBU帳戶的利弊得失。
-常見移轉訂價所隱藏的稅賦風險與案例剖析。
-常見國際貿易模式所隱藏的風險與案例剖析。
-剖析曾經發生過的OBU查核案例,協助操作者釐清稅賦應有之規範。
-分析直接投資中國、間接投資中國架構上的利弊得失,並分析兩岸若簽署雙邊租稅協定後的影響。
-協助操作者評估最佳第三地的決策,並協助操作者理解OBU融資模式與雙邊人民幣雙向借款的規範。
-協助操作者釐清境內所得與境外所得的差異,並分析境外所得的課稅計算。
-剖析實務上常見海外所得規劃方式,並提出各項規劃模式的風險點,避免操作者違法濫用。
課程中,講師將透過各項實際個案的剖析,期讓學員能清楚瞭解各項對OBU操作具有規範效果的法令及查核風險,並將最新法令修正的狀況與國際情勢的發展作完整的剖析與說明,藉以傳達給學員,不以違法方式操作境外公司與OBU帳戶的觀念,帶領學員以正確方式操作境外公司,並協助其公司營運更為順暢。
課程的三大重點
由淺入深瞭解境外公司操作模式
藉由剖析境外公司的優缺點、各操作模式的賦稅風險,並認識境外公司的操作合法性,與國稅局對於境外公司操作的態度,用以評斷是否應成立境外公司。
境外公司如何利用OBU優點?學習OBU操作注意事項
剖析境外公司與OBU帳戶的利弊得失,以及台灣OBU帳戶相關金融審查重點,課程中將會透過諸多OBU查核案例,讓學員透過案例學習,瞭解並釐清稅務規範。
反避稅條例說明、海外投資架構與規範解析
成立境外公司除了企業營運的考量之外,境外公司也常被用來作為投資控股的方式之一,但在海外投資上,有哪些架構與規範,課程中都會一一解析。
課程大綱
境外公司與OBU的架構解析與風險來源
- 境外公司註冊國的課稅問題解析
- 境外公司註冊國的經濟實質法(Economic Substance Act)問題
- 境外公司營運地(Place of Executive and Management)的課稅問題解析
- 公司法人投資境外公司 VS 個人持股境外公司的稅賦問題比較
- 反避稅條款的架構與影響
- 常見之境外公司與OBU的查稅爆點與查稅方式
- 洗錢防制法對境外公司操作之影響與不得違法之提醒
境外公司與OBU帳戶的決策說明
- 國際金融業務條例的關鍵重點
- OBU開戶文件與開戶審查之說明
- 2017年~迄今的OBU帳戶辨識與審查重點
- 海外帳戶與OBU帳戶的差異與比較
移轉訂價模式與國際貿易模式的風險問題
- 移轉訂價模式解析與風險關鍵
-出口貿易移轉定價、稅賦風險與查核方式
-進口貿易移轉定價、稅賦風險與查核方式
-非常規移轉訂價的違法問題與刑責風險
-國別測試問題與移轉訂價防堵趨勢
-實際案例剖析與不得違法之提醒 - 國際貿易、國際佣金、國際服務與境外公司
-三角貿易實務解析、稅賦風險與查核方式
-國際佣金操作解析、稅賦風險與查核方式
-國際服務實務解析、稅賦風險與查核方式
-除稅賦問題外,可能產生的刑責風險
-實際案例剖析與不得違法之提醒
南進投資與大陸投資架構解析
- 南進投資與境外公司
-個人投資與法人投資的考量
-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的考量 - 大陸投資與境外公司
-個人投資與法人投資的考量
-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的考量
-投審會申報的規範與說明
-遞延課稅與分散投資的決策
境外公司與海外所得之認定與解析
- 海外所得定義與規範
- 海外所得課稅的計算方式
- 常見的錯誤規劃方式與不得違法之提醒
資金回台之申報與文件準備
- 資金性質與申報解析
- 申報須舉證之文件
- 申報的稅率與適用狀況
海外投資架構與規範解析
- 境外公司台灣分公司、子公司、辦事處:實務分析及避免違法之提醒
- 境外公司投資有價證券:實務分析及避免違法之提醒
- 境外公司投資不動產(含房地合一規範解析):實務分析及避免違法之提醒
- 假外資的認定、規範、查核與風險提醒
- 常見的錯誤規劃方式與不得違法之提醒
台灣反避稅條款對OBU操作之影響
- 台灣反避稅措施
-法人反避稅規範
所得稅法43之1條:反非常規移轉訂價
所得稅法43之2條:反資本弱化
所得稅法43之3條:受控外國公司所得制度(法人CFC)
所得稅法43之4條:實際管理處所認定收益
-個人反避稅規範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12之1條:受控外國公司所得制度(個人CFC)
所得稅法43之4條:實際管理處所認定收益 - 反避稅衝擊的檢視與自評
-法人結構的反避稅如何檢視
-個人結構的反避稅如何檢視 - 對企業海外投資架構與影響
-企業轉投資大陸架構的調整決策
-對OBU融資與匯兌業務的影響與限制
-對F股未來的稅賦結構影響 - 對個人海外所得常見規劃方式的衝擊與影響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12之1與所得稅法43之4施行後的稅賦衝擊
-對OBU理財與匯兌業務的影響與限制 - 反避稅政策對各式投資架構的影響與衝擊
-反避稅政策對境外公司台灣子公司的架構影響
-反避稅政策對境外公司台灣分公司的架構影響
共同申報準則(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CRS)機制之影響
- 何謂CRS機制?CRS機制對境外公司與OBU操作的影響
- CRS與反避稅條款之間的關係
- CRS機制與反避稅政策上的查核綜效
- CRS機制如何讓海外帳戶徹底揭露
- 國際版CRS VS 台版CRS的比較與解析
- 自我證明表-實體、個人、控權人的填表說明與審查關鍵
課程學習前須知
- 實際授課內容、順序、師資或有調整,依課程現場為準。
- 因響應環保,現場不提供紙杯,請自備環保杯。
透過實際個案剖析,擬定各項境外公司財務規劃模式,避免濫用與違法風險
加入我們,一起學習境外公司與OBU操作實戰研習!
授課業師
張淵智| Louis
鑫譽投資顧問/資深顧問
現任鑫譽投資顧問資深顧問,擔任台灣金融研訓院菁英講座、中華工商研究院講座、東吳大學企管系兼任講師,專長於境外公司與OBU運用分析、境外公司文件審查與風險控制、境外公司與台商運用實務等,曾受邀經濟日報、天下雜誌、遠見雜誌等多家媒體採訪。
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境外公司與OBU操作分析實務班(C1157)
課程各期時間與上課模式
#線上課程
。上課模式:線上錄製影片(剪輯版10.9小時)
。觀看方式:2025/01/23 統一寄送觀看通知( 訂單完成隔日工作日開始觀看 )
。觀看時間:依購買天數方案,自「觀看通知Email」寄送日起算第一天。
課程售票
一般推廣票:每人 9,800 元(原價 14,400 元)
雙人票:每人 7,600 元(原價 超優惠 5.3折)
VIP票券兌換:每人扣 2 張VIP票券 ( VIP申購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