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設計思考開發新產品 | 設計思考暨產品創新實務案例解析班
設計,是強而有力卻被遺忘的策略工具。
「設計思考」已經從美國知名設計公司IDEO的倡導,不斷開發具有銷售力的產品實證,成為全球企業觀摩、學習與導入的顯學。設計思考包含,使用者導向創新設計(User-Oriented Innovative Design)、使用者體驗創新設計(User Experience Innovation Design)、服務體驗工程方法(Service Experience Engineering)。然而,過去的業者並未能夠思考「這個產品有沒有人賣過」,因此企業主如何在創意發想時應該問自己「這個產品可以為誰提供怎樣的服務」、「他用了產品以後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再進行經營策略規劃;簡單來說,就是從「使用者角度思考需求」,畢竟產品再好,若沒有對應之消費者需求也是枉然,不如倒果為因,進行更有效之服務規劃及產品設計。
新產品開發失敗主要因素?
最主要因素在於「市場與行銷」構面的錯誤,包含「不了解顧客需求、錯誤的市場定位、產品無差異化、市場發展潛力太小、缺乏通路支援」,其餘才是「財務、技術、組織、政策環境」等次要構面的錯誤。由此可知,若要有效降低新產品開發失敗率,必須要先從了解顧客需求與建立正確的市場定位出發,找到一個夠大的市場區隔,推出一個具有差異化的產品,才能透過適當的通路而銷售獲利。
新產品創新成功的三大關鍵步驟?
創新是看見人的需求, 因此,從找出正確的產品特性、做出正確的產品以及採用正確的行銷模式。換言之,新產品開發流程最主要的的目標,就是透過新產品的設計、開發、製造與量產供應,有效率地做出正確的產品(right product) 並在正確的時間點(right time)及時供應給正確的消費者(right customer),才能真正創造顧客價值與提升企業競爭力。
課程的三大重點
設計思考與一般企業產品開發差異
本課程第一大重點,首重理解國際企業在創新產品或服務開發的方法,如何強調顧客導向與使用者情境,才能完善設計出對應的產品?透過課程,將以「設計思考,就是用設計師的角度,設身處地的來解決顧客生活的痛點,帶來更便利、舒適的生活」為切入面向,掌握與傳統開發產品的差異點,並釐清採用設計思考的優點與限制,對於企業經營者、產品開發相關的研發設計、產品經理、行銷業務主管,都是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掌握設計思考的三大系統與八大步驟
在本課程第二大重點中,業師將深入解析如何將設計思考循序漸進的導入企業,與既有的產品開發流程依據產品開發藍圖規劃,交叉使用。三大系統包含探索同理心、產出創新因子、原型製作與測試,而八大步驟的運用,則是讓設計思考的導入步驟、要領與流程,系統化的導引學習者掌握運用關鍵。例如,目標顧客定義、消費者洞察、產品服務設計、策略規劃等步驟,換言之,產品創新不再只是單純被開發生產與銷售,而是需要更貼近使用者設計原則,設計符合服務之範疇。
跨市場與跨通路實戰案例解析
在本課程的最後一大重點中,業師說明B2B與B2C企業的產品屬性不同,開發流程迥異,國內外市場的消費習性與採購決策依據不同,該如何異中求同?課程中由淺入深全面掌握,從創意發想(Creativity)開始,藉由洞察市場的需求而形成產品概念,其次再透過一連串產品開發流程(Processing),經由適當的概念篩選評估、產品設計開發與測試驗證,來落實產品概念的可行性(PoC),最後才能開發出一個真正具有顧客價值的創新產品(Innovation),進而創造企業的實質獲利。
課程大綱
認識設計思考
設計思考,對於國際企業已是熟悉的創新產品或服務開發的方法學,然而對於以製造業較多的技術導向台灣企業,相對而熟悉度較不高,強調顧客導向與使用者情境的觀察與實際感受,才能找出顧客真正的痛點與利益點,是整個設計思考的核心思維,透過國內外企業導入設計思考的案例分析與比較,可以對設計思考的實務發展與重要性具備清晰輪廓。
1-1 設計思考地認識
1-2 設計思考與一般產品開發差異
1-3 設計思考的優點與限制
如何應用「設計思考」創新產品?
具體的設計思考系統,從同理心、創新因子、到原型產出,經過整理與分析,比對實務與既有系統,所獨創的三大系統、八大步驟,能完整呈現設計思考的核心方法學與符合台灣企業產品開發的實際應用。
2-1 設計思考的三大系統
2-2 設計思考的八大步驟
2-3 設計思考實施的關鍵與要領
從「同理心」產出「洞見」
同理心強調感同身受、設身處地,多數企業用市場調查、消費者訪談或透過數位工具進行社群聆聽,往往只得到數據的量化資料,但卻缺乏深度的觀察與訪談,以及主動式傾聽的方法應用,找出顧客未說出的需求,透過實際的個案演練、小組討論,不同觀點的分享,導引出「顧客的真實聲音」。
3-1 同理心 v.s同情心的差異
3-2 訪談法與觀察法的運用
3-3 說出與未被說出的顧客聲音
從「洞見」發展「創新因子」
同理心的觀察與訪談所產出的「顧客真實聲音」,需要經過導引才能專換為全新觀點的創新因子,也就是哪些真正能解決顧客痛點與帶來利益點的必要開發,透過提供市場吸引力、企業自身資源與競爭分析比較,進行創新因子的排序與權重,做為產品原型依據。
4-1 產出創新因子的Jobs-to-be-done
4-2 排序與權重創新因子
4-3 從關鍵創新因子到產品原型
簡單快速的「原型製作」與「測試」
原型的試做,是整個設計思考的最重要階段,一般企業往往急於商品上市以搶得先機,往往忽略產品原型的測試、顧客回饋與優化升級的重要性,主要原因是複雜與費時,如何有效快速、簡單的原型製作,並進行A/B測試,以縮短時程並提高產品開發成功率,是這個階段的實作重點。
5-1 最小可行性產品MVP製作
5-2 測試與顧客回饋的收集
5-3 修正、優化的快速進行
產品上市準備與後續應用
原型製作測試、優化、升級後,產品開發將進入「商品化」的上市階段準備,從一開始的同理心洞察、關鍵創新因子產出到原型優化,必須對標三點一線,然後進行命名、包裝設計、溝通訴求重點的擬定,系列準備動作,透過討論與結論建議,結合設計思考方法學的執行重點摘要,作為企業導入設計思考的實務應用依據。
6-1 同理心、創新因子、原形製作的三點一線
6-2 產品上市前的命名、包裝與溝通訴求
6-3 企業產品創新實務應用
課程學習前須知
- 實際授課內容、順序、師資或有調整,依課程現場為準。
加入我們一起學習 活用設計思考開發新產品 | 設計思考暨產品創新實務案例解析班!
授課業師
蔡明宏|Jack Tsai
麒策品牌顧問 負責人暨執行顧問
曾任宏碁、威盛、DELL、老虎牙子等品牌行銷長,現為麒策品牌顧問負責人暨執行顧問,已輔導超過500家以上企業品牌發展,經歷跨國與中小企業實務經驗18年,B2B/B2C品牌輔導10年以上經驗,擅長從專業實務角度為企業規劃行銷四面向:品牌、產品、通路、數位,建立品牌定位基礎、強化品牌策略結構、擴大通路拓展與品牌推廣聲量,步驟性提升企業與品牌價值,大幅改善發展問題。
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活用設計思考開發新產品 | 設計思考暨產品創新實務案例解析班(C1488)
課程各期時間與上課模式
#線上預錄
。上課模式:第01期課程的錄製回放影片
。觀看方式:2023/10/31 寄送觀看Email(信內附上影片連結,未收到Email,請務必與我們聯繫)
。觀看時間:依購買天數方案,自「觀看通知Email」寄送日起算第一天。
課程售票
VIP票券兌換:每人扣0.5 張VIP票券 ( VIP申購方案 )
課前搶先問
設計思考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創新方法,它強調理解用戶需求、創意解決問題、迭代設計,以改善產品和服務。對於傳統製造業,它可以幫助提高產品質量,減少成本,並滿足市場需求。
首先,建立跨職能團隊,包括設計師、工程師和用戶代表。然後,進行用戶研究,了解需求。接著,運用設計思考方法進行創意和原型開發,最後進行測試和改進。
傳統產品開發流程通常是線性的,而設計思考強調迭代和用戶參與。它更注重問題的定義和解決,而不僅僅是技術實現。
原型是一個初步的、可視化的產品模型,用於展示設計概念和獲得反饋。它有助於測試和改進設計,減少風險,節省成本。
設計思考有助於深入了解用戶需求,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並快速適應市場變化,這可以幫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通過考慮環境和社會因素,設計思考可以幫助創建更可持續的產品和服務,並減少對資源的浪費。
圓形設計是一種設計方法,強調產品的可再生和再利用性,以減少廢物和環境影響。它包括產品的材料選擇、設計過程和結束生命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