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年生活, 策展好選, 設計視覺

【展覽】交織著,以某種距離:2014吳尚邕創作個展

交織著,以某種距離 ──「並存」的概念 

展期| 2014/11/29-2015/01/10
地點| 朝代畫廊 (台北市樂利路41號)
開幕| 2014/12/06 下午3點將舉行開幕酒會
策展人| 吳尚邕


文│吳尚邕

「當公共領域被拋空時,私密的幻想就會成比例地出現。在最為物質的層次上,環境會促使人們將公共領域視為意義闕如,公共空間已成為移動的衍生物。」參見理查‧桑內特《再會吧!公共人》第一章第三節〈死亡的公共空間〉。

在高密度發展的生活環境中,建築、道路、廣場等人為的公私領域與河流山川等自然元素,以不同狀態,相互交雜聚合而成。單從平面圖上閱讀一個陌生的城市,所有的道路街廓以及河流看似都交織在一塊兒,但若從放大、精密的剖面角度來解讀,交織卻不一定有交會,或許若即若離,或許貌合神離。當我們身處其中,感受到的往往是一個整體概括的複合印象,原構成分子浸淫在這緊密連結的複合架構中,彼此主客的相對關係,常變得渾沌而僵化。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是否還能清晰的去感受事物本身,真正體會每件物體初始純粹的本質和存在意義?我試圖拆解城市種種空間樣貌,重新探索各初始個體在組合建構成整體前後,所呈現不同的意義與價值。這種解離又重組的跡轍,在不同的時空下,以不同距離與角度不斷游移、對焦。

我在創作中,將空間聚合體中的各個物件,除去過多慣性的可讀性表徵,使其各自回歸到精神與本質的層次。諸如:自植物中擷取有機物滋長與蔓延等意象;從橋梁道路萃取連結、傳導與工業化等象徵意涵。接著藉由塑建畫面的行為對現實樣貌進行有機的組合再造。經由反覆進退循環的過程,思索、探尋並開啟物與物之間新的對應和對話關係。畫中物件轉化重組後的意向,似明確又顯模糊;似可讀又不可盡讀。這種游移的狀態往往能讓觀者產生某些印象彷彿感,此時觀者自然較容易從自身的直覺感受出發,去理解、詮釋畫中的邏輯,進而釐出屬於自己觀看的脈絡,跳脫大眾化、傳統性、習慣性的認知框架──進而從中反思現今大都會中公共空間、私人領域與自然環境之間,巧妙並存卻又著實弔詭的諸多懸疑,並再次檢視人們身處在這公共聚合體中所扮演的角色。

1528643_419558858192472_3887809165463724162_n (1) 10636168_883614024991810_8728777726433008550_n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