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年生活

企業家談文創-工藝真功夫 打開通路封鎖線

在好的通路早都被大牌、老牌占據後,尚未成氣候的台灣品牌,如何爭取到與一流對手平起平坐的競爭機會?

唯工藝展現不凡的真本事和與眾不同的氣象,才能在百年老店銅牆鐵壁通路的封鎖線上突圍,否則淪落到二、三流的通路,只得天天為價格寒傖備戰。 工藝就傳統產業而言,絕對是另一項展現競爭力的要素。有了當下文化精神深植的本質差異後,接下來就要進行外在造型和材質肌理的差異化,工藝的精進和研發是個不斷修煉的課題。 美是不可靠的,見仁見智,但是從外觀即能感受厲害的製作工藝,成了市場基本有力的勝負關鍵,不僅在細微質感展現迷人價值,更要在作品整體外觀賦予魅力風采。

●用工藝打造競爭門檻

超凡工藝的基因必須貫徹,以不同面向鋪陳在每個環節,這是品牌的門檻也是承諾,每次創作都帶有新的工藝上的挑戰和突破,不僅持續起碼的差異,更可保持特色的領先,謹記「不僅最好,更要唯一」的信念和高度。 通路是生存的 命脈,但好的渠道早都被老牌子占據,尚未成氣候的咱們,如何爭取與這些一流對手平起平坐的競爭機會? 當然得使出非常手段,那就是使用高妙工藝完成的作品。唯工藝展現不凡的真本事和形成與眾不同的氣象,才能在百年老店銅牆鐵壁通路的封鎖線上突圍,否則淪落到二、三流的通路,只得天天為價格寒傖備戰。 2009年我和日本陶藝家真木孝成見面,他只問了2個問題:「你做瓷器多少年?」他做了37年陶瓷,指著「八方新氣」小小的杯子說,「十分危險」,他指的是難做。第二個問題是,「你是不是很有錢?」 這些年只要是專家,總會提到這兩個重點。我做了比較和計算,假設真木孝成當時是一人作業,且是個用功認真的陶藝家,有個1米立方的窯爐,從設計創作經過鍊泥、做坯、修坯、陰乾到燒製,裝滿窯一個月點兩次火就很不得了;但是我用了4個容量3倍大的窯,帶著50位師傅,每星期起碼點兩次火,相較下那是身懷燒了四、五百年老妖怪的功力,就算有些胡思亂想、異想天開的創意和造型,碰也得讓我碰過關。 我們將所有資源用最密集的方式,日以繼夜探討試驗積累瓷藝的火候,設法和工藝、時間賽跑,證明在瓷器單調的工序裡還有其他美好的可能,呼應、落實前面兩個面向的訴求—高調的理想和文化的新意,並以清新風格得以有和歐美百年老店平起平坐競爭的機會。 從品牌信念、文化切題到工藝突破,都和產業存活息息相關,唯有創新別無他途。

●營運是文創業弱點

營運是產業永續的關鍵機制,是企業體健康成長的動力,卻是目前台灣文創產業最弱的一環,也就是缺乏專業的經營團隊。 創新的傳統產業,一方面年輕,市面缺少可供參考的範例,文化產品的眉角拿捏和消費品、日用品有巨大的落差,缺乏經驗容易走錯路。 文創產業還不是明星產業,也沒看到真正大成功的英雄典範,因此不會有太多的資源願意投入,一方面錯不得,但專業知識又不夠,尤其是自創文化品牌的操作技巧,另方面產業營運的量體不夠大,很難吸引人才高手加入,在一片觀望下,只有邊做邊學邊培養。 因此,團隊成員的態度就很重要,期許在自己的崗位上快速成為專業,挑戰自我是唯一的法門。 創新是信念,有限資源如何發揮最大效應?只要時時將自己化身經營者,自然每件事不再是交差了事的例行工作,而是興味盎然的觀察、研判、思索,如此全力以赴自我挑戰,很快就發現自己有了變化,有了充滿潛能的創意和活力。專業就是高度的自我期許。 1999年,我們和前北京歷史博物館就2000年龍年,進行千禧龍《圓融》專案合作。當時我以《周易》所載「風從虎,雲從龍」的概念提構想,訂價38,000元在2個月內被訂購約1,000件,大伙兒喜出望外,決心全力製作,希望3個月內全數交完,豈料事與願違,身經百戰的專業製作團隊,竟然遇上慘烈的挫折,花了11個半月才結束,不敢再接單。 這慘烈的夢魘肇因於採用「脫蠟鑄造」技法,隨後技術逐漸獲得改善。直至2005年全數售罄,其間也做了件縮小版。多數人不知道或不在乎製作技術含量的高低,只是喜歡就好,但在工作崗位上的專業期許,常要面對自己而非外部的水平。 有了這次的學習和經驗,才有後來更具挑戰「風光」系列作品的發展,以樹石一體隨風飄蕩的瀟灑,讓風吹過、讓光穿透的無數個孔洞設計,有如將數個「圓融」鏤空的手法集為一體,更顯與天地共遊的自由自在,它們帶來了更高的有形結果和無形肯定,並打開了許多不易敞開的美術館、博物館大門。

●行動是唯一法門

如同歌德早在幾世紀前寫過:「原地踏步就等於投降。」人人都應自覺,當停止了創新,必然就失去競爭力。 相對的,就日常議題天天推陳出新,就每天困擾個個擊破推進,不斷的實驗挑戰,就能不斷拓展邊界,展現全線發動的橫掃力道,發出煥然一新的雋永光彩。 琉園2005年請法國品牌顧問公司Brand DNA,為成立10年做詳細身體檢查。 一如LV、CHANEL的成功基因,首先相較同行,琉園具備高妙超凡的製作工藝、創造故事的人物和作品、文化意象價值的重現、時代趨勢脈絡的掌握、動人情緒的故事傳達、色彩形式獨特的差異;異曲同工,與1997年我在上海舉辦克里奧(CLIO)廣告年會上所提文創的5個重要面向呼應,一個是起因、一個是結果。 如果審視理想、文化、工藝、時尚和專業5個面向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自然會關注每個環節的創新能量,創新就逐漸由不得不的警覺變為習慣,並從對外的商業設想發展至對內企業文化的要求,良性效果不言而喻。 創新所需的創意,從虛無縹緲逐步具體穩定實現,像技藝和身手的連結一樣,經過不斷頻繁演練後,抽象的創意和努力的心意自然架設出相通的熱線,從開頭生澀音質不好,到如同在身旁對話般清晰明朗。 總之,行動絕對是唯一法門,五個面向每個環節的創新企圖只需啟動,就如火車頭一鳴笛啟動,即刻帶出勇往直前的活力,如此熟能生巧的運作,再陌生的靈感都會隨侍在側。(本文作者為八方新氣創辦人,摘自大塊出版新書《明白學》)

出處:工商時報 王俠軍 2014年01月17日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