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學:從進出口貿易營業稅、三角 ( 多角 ) 貿易營業稅、各類所得扣繳申報實務操作與實務案例解析
國際貿易交易型態與交易範圍?從進口貨物、外銷貨物、保稅區到課稅區觀點
台灣是以外貿為導向的經濟實體,國際貿易在台灣的總體經濟上,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業之中,營運國際貿易的比重也相當之高,然而,國際貿易的稅務申報,也有其獨特性,例如:部分國際貿易的營運收益,並非營業稅的申報範圍,支付海外佣金時,稅務申報上,亦有其上限;再者,出國參展或是拜訪客戶也有差旅費的申報限額,大部分國際貿易業者,多數也會使用高風險的OBU架構。因此,需要釐清進出口貨物在海關監管處,區分是境內提供、境外使用之勞務,或境外提供、境內使用之勞務。以及海關完成通關前是否繳納關稅等,都需要看保稅貨物的最終處置方式。
三角貿易交易如何節稅?掌握外銷勞務居間適用零稅與境外交易買賣無須申報條件
一般來說,貿易商對於國外交易之行為可以分為境外買賣,或是居間介紹所收取的報酬。因此,我們可以瞭解居間介紹所獲的報酬,是可以屬於外銷勞務,其營業稅適用零稅率,進項稅額可申請退稅;境外買賣的交易,非屬於營業稅申報範圍,也不適用零稅率。換言之,若為跨境交易與三角貿易有關居間勞務行為,除進項稅額可申請退稅外,遇到外銷退查核,可以附上佣金水單或收付款證明差額等商業文件。才能合法運用零稅率或申請退稅。
持有OBU帳戶的境外公司常見結構?從營運類、投資類到個人稅務規劃類瞭解分配或處分的稅賦要件
必須要先思考的重點有兩點,紙上公司、沒有台灣統編,不用繳稅,是合法的?亦或是紙上公司、在台營運前、應先申請統編,依法繳稅才合法?境外實質公司所產生的買賣交易,是需要細分為匯入法人營業收入,還是匯入個人勞務報酬。然而,依據實質課稅原則而言,不應因身分轉換而有稅賦上的差異。
課程的三大重點
國際貿易營業稅:通盤性掌握進出口、多角貿易營業稅申報,合理操作退稅與零稅率
本課程第一大重點,首重釐清申報範圍之解析,包含保稅區境內關外的概念、保稅區內保稅貨物交易的定義,同時也再細分為課稅區。然而,境外、保稅區、課稅區這三者之間的交易範圍為何?亦或是進出口貨物、外銷和進口勞務又該如何掌握,細節內容繁瑣容易混淆。課程中將引導學員快速理解國際貿易營業稅申報範圍解析,以及國際貿易交易型態
國際貿易所得扣繳:解析三大扣繳來源,有效處理支付海外費用產生所得扣繳申報作業
在本課程第二大重點中,將進一步拆解如何依據所來源,判斷是否為中華民國來源所得?以及依據所得性質,判斷是否為免稅所得、非屬就源扣繳所得?業師說明並輔以架構圖解釋給付方扣繳申報、外國人結算申報就源扣繳的判斷邏輯。另外,針對境外居住民、跨境電子勞務交易的各類所得扣繳申報與通報,課程中也一併以實務搭配案例,計算符合收入來源的所得額計算方法。!
國際貿易營運實戰:從財稅差異、三大申報到境外公司OBU架構,完整釐清風險與應注意事項
在本課程的最後一大重點中,從財務報表當中的損益表、資產負債表與申報數面向著手,解析損益表之帳列與申報數,及財稅差異的原因為何?課程中也引導學員思考三大申報方式的差異,從書審申報、查帳申報到簽證申報;並且快速理解各申報方式優缺與各申報計算方式,有利於未來國際貿易交易稅務申報查核時的運用。最後,業師也會引導學員掌握三角貿易於境外公司的OBU稅務問題,針對營運類、投資類如何產生效益?同時合法節稅避免產生稅務洗錢之疑慮。
課程大綱
國際貿易之營業稅申報應注意事項
國際貿易涉及進出口營業稅的計算與申報,本單元將從稅率與稅基、零稅率申報、申報時限與多角貿易交易模式下,如何符合稅法?並且教授如何避免重複課稅,做為初入國際貿易作業流程應注意之稅務要點。
1-1 進口貿易之營業稅
- 進口貨物、進口勞務、進口佣金之各式態樣
- 進口原物料,加工後於國內移運之營業稅申報
- 進口貨物的營業稅申報與應注意事項
- 進口貨物折讓與退回之營業稅申報處理
- 進口勞務的營業稅申報與應注意事項
- 進口佣金的營業稅申報與應注意事項
- 漏報進口營業稅與關稅之查核與不得違法提醒
1-2 出口貿易之營業稅
- 出口貨物、出口勞務、出口佣金之各式態樣
- 進口原物料,加工後出口海外之營業稅退稅申報
- 出口貨物的營業稅退稅申報與應注意事項
- 出口貨物獨立申報、併櫃移運之營業稅申報事項
- 出口貨物但委託第三方組裝、併櫃移運之營業稅申報事項
- 出口貨物折讓與退回之營業稅申報處理
- 出口勞務的營業稅退稅申報與應注意事項
- 出口佣金的營業稅退稅申報與應注意事項
- 出口樣品或禮品的處理方式與應注意事項
- 外銷相關之視同銷貨處理模式與應注意事項
- 零稅率退稅查核與因應
1-3 多角貿易之營業稅
- 申報範圍與態樣(第三地交貨與下單、居間與買賣)
- 境外固定資產租賃之營業稅申報應注意事項
- 接單後,委由第三方進口之營業稅申報
- 接單後,委由第三方出口之營業稅申報
國際貿易之各類所得扣繳申報應注意事項
國際貿易涉及支付境內外所得時,需注意扣繳稅款的合規行為。包含扣繳所得範疇、扣繳稅率、扣繳文件保存與申報更正,本單元從三大扣繳來源進行通盤性解析。
2-1 一般扣繳
2-2 就源扣繳(支付外國員工薪資、外國公司廣告費、國外佣金)
2-3 電商扣繳(支付外國平台服務費、外國平台廣告費)
國際貿易之營所稅申報應注意事項
國際貿易交易,問題在於境外開銷、支付等,包含不同幣別轉換所產生的匯兌損益,這些都會影響到後續列帳申報等稅務申報等問題,不可輕忽!課程將以三大申報要件進行通盤性解析。
3-1 財稅上的差異問題(如:境外壞帳、匯兌損益)
3-2 營業稅銷售額與營所稅銷貨收入之外貿差異
3-3 書審申報(如:適用要件、申報方式)
3-4 查帳申報(如:成本認列、海外差旅費認列、外銷佣金認列、外銷損失認列)
3-5 簽證申報(如:適用要件、申報方式)
境外公司OBU於國際貿易營運上的應注意風險
課程中一併解說OBU實務上可能的風險因應。包含價格、交易收取的服務費用等,因為容易受到匯率波動影響,以及信用與合約的風險,如何評估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並且瞭解交易所在地對OBU涉及的稅務義務,做綜合性的評估考量。
4-1 移轉訂價的風險與應注意事項
4-2 國際貿易的風險與應注意事項
4-3 國際佣金的風險與應注意事項
4-4 國際服務的風險與應注意事項
課程學習前須知
- 實際授課內容、順序、師資或有調整,依課程現場為準。
加入我們一起學習 國際貿易學:從進出口貿易營業稅、三角 ( 多角 ) 貿易營業稅、各類所得扣繳申報實務操作與實務案例解析班
授課業師
張淵智Louis|鑫譽投資顧問/資深顧問
現任鑫譽投資顧問資深顧問。業師專長於稅務規劃、新法規反避稅CRS、OBU開戶風險控管、境外公司操作、OBU台商授信與大陸融資、企業租規劃分析等台灣公司創業應注意事項。並在台灣金融研訓院菁英講座(2012-2024)、中華工商研究院講座,東吳大學企管系兼任講師,具豐富落地實務與教學經歷。
業師著作:
〈境外公司操作聖經2005年出版〉
〈境外公司操作聖經-實務篇2007年出版〉
〈境外公司操作實務大全2010年出版〉
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國際貿易學:從進出口貿易營業稅、三角 ( 多角 ) 貿易營業稅、各類所得扣繳申報實務操作與實務案例解析(C1562)
課程各期時間與上課模式
#線上課程
。上課模式:線上錄製影片
。觀看方式:2025/01/22 寄送觀看Email(信內附上影片連結,未收到Email,請務必與我們聯繫)
。觀看時間:依購買天數方案,自「觀看通知Email」寄送日起算第一天。
課程售票
一般推廣票:每人 4,650 元(原價7,200 元)
雙人以上團報票:每人新台幣 3,800 元(原價 超優惠 5.3折)
VIP票券兌換:每人扣 1 張VIP票券 ( VIP申購方案 )
課前搶先發問
進口貨物的營業稅是根據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加上關稅與其他應納稅額計算的5%營業稅。公式為:進口營業稅 = (完稅價格 + 關稅 + 貨物稅) × 稅率 (5%)。
完稅價格包括貨物的國際運費、保險費及貨價(CIF價格),如適用,還需加上其他附加費用。
三角貿易是指三方位於不同國家,貨物直接由供應商發送給最終買方,而中間商進行交易的模式。
中間商無需支付進口稅,但需釐清其所在地稅務規範,通常需針對當地交易申報營業稅或銷售稅。
通常可透過適用稅收協定、申請退稅及保留交易證明文件來避免重複課稅。
雙重課稅協定是為避免兩國對同一筆收入重複課稅的條約,幫助企業減輕稅負。
營業稅是一種單一課稅,增值稅則適用於每個生產環節,針對增值部分課稅。
學習這些知識可以幫助企業合法合規地處理稅務問題,減少不必要的稅務風險,並優化稅務成本,有助於提升國際競爭力
學習後可確保報稅合規,減少罰款風險,提升稅務申報效率,並能更準確地進行成本預估與財務規劃。中小企業主能在實務中制定更具策略性的稅務方案,降低運營成本,增強對國際稅務政策的應對能力,從而助力企業更順利地進入和拓展全球市場。財會人員或非專業背景者,能提高專業能力,使個人更具職場競爭力,特別是在財會、稅務、供應鏈管理等領域更具優勢。